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民以食為天

食飲有節身體好--《黃帝內經》中的食養之道  作者:張焱 民以食為天   《黃帝內經》--兩千年中醫食養之源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是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黃帝內經》奠定了飲食養生的理論基礎,在「藥食同源」理論的指導下,提出「食養」的原則與方法,進而開創了食養大道。   一、民以食為天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民以食為天」。中國古人認為天是最大的,所以用「天」來比喻人類生活的必要條件。民以食為天,意思就是民眾把糧食看成是自己生活當中最重要的賴以生存的必需品,以此強調飲食吃喝對於民眾生計的重要性。   據 《漢書·酈食其傳》中記載:在秦朝末年,有個書生叫酈食其,很有學問。他曾獻計幫助漢高祖劉邦智取陳留,被封為廣野君。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爭霸。劉邦 聯合各地反項羽的力量,踞守滎陽、成皋。滎陽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國時期建立的,因為城內有許多專門儲存糧食的倉庫,所以稱為敖倉,這是當時 關東最大的一個糧倉。   在項 羽猛烈的攻擊下,劉邦計劃後撤,把成皋以東讓給項羽。劉邦想聽聽酈食其的想法。酈食其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楚軍不知道守護粟倉而東去,這是 上天幫助漢朝成功的好機會啊!如果我們放棄成皋,退守鞏、洛,把這樣重要的糧倉拱手讓給敵人,這對當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您迅速組織兵力,固守敖 倉,一定會改變目前不利的局勢。」劉邦依計而行,終於取得了勝利。   自古以來,糧食問題不僅是決定國家命運、影響治國方略的關鍵,還是關係到民眾的溫飽、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由此「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成為著名的典故流傳於後世,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口頭禪了。   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需要通過不斷地攝取飲食物,來補充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和能量。既然飲食如此重要,那麼究竟怎樣吃喝才能真正有利於人體需要、更好維護健康呢?這是現代人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過 去,人們總擔心營養不良,聽說什麼食物營養豐富就會對這種食物情有獨鍾,多吃常吃。現在,人們又害怕肥胖、脂高,所以聽說哪種食物能夠減肥、降脂,就會對 它倍加重視,大吃特吃。人們總是這樣,時刻關注著、改變著生活中的飲食,試圖讓自己吃出健康來,可是,卻往往適得其反。   隨著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品種也在日益增多,面對不斷翻新花樣的各類飲食品、保健食品,人們對於飲食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了。不知不覺中,人們的飲食結構 和日常食譜正在發生著變化。過去中國人以穀物為主食,以肉蛋類、蔬菜類為副食品的飲食結構,現在已被一些人看成是「生活水平低下,物質貧乏落後」的表現。 尤其是在某些所謂的「營養師」、「養生大師」的指導下,人們更是不遺餘力地追求各種各樣的營養食品,期望著這樣就能夠給自己帶來健康。   人們想通過調整飲食來維護自己健康的願望,本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如果不分體質類型,無視身體狀況、個體差異,以及所患疾病的情況,也不管身體是否需要而盲目進補,不但不能保證身體必需的營養維持均衡,反而還會不同程度地損害健康。   有一位朋友跟我說,他哥哥聽說海參特別有營養,多吃對身體大有好處,就花了一萬多元錢給他買了一大包,讓他每天早晨都吃上兩條。當時正值寒冬時節,我告訴他:海參雖然是補品,但它是有藥性的,不能這樣盲目地吃!   海參 是一種海產品,因為它具有一定的藥性,所以被大眾當成滋補佳品廣泛食用。可是,到底它能補什麼?適合什麼樣的人吃?人們並不清楚,只知道能補就好,好就多 吃!這種「什麼好就吃什麼」、「什麼能補就多吃」的觀念在一些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有人甚至為此付出高昂代價也在所不惜,直至吃出病來為止。   其 實,海參的功效是由它的性味所決定的。中醫認為,海參性微寒,味甘、鹹,歸肺、腎、大腸經,能夠補腎益精,養血潤燥,還能止血。主要治療精血虧損或虛弱羸 瘦,出現陽痿、夢遺,或腸燥便秘,或肺虛咳嗽、咯血,腸風便血,外傷出血等病證,適用於肺陰虛證、腎陰虛證、血虛證的患者。   第一,海參性微寒,所以一些平時身體怕冷、手腳易涼、容易感寒等屬於陽虛的人,還有身體虛胖、經常倦怠嗜睡、容易腹瀉等屬於脾虛的人,以及著涼後就會胃痛、喜歡溫熱飲食、怕飲寒涼屬於胃寒的人,都應該禁用海參。   第二,中醫有一條重要的指導原則,叫做「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在寒冷時節應該盡量避免服用寒性的藥物或飲食物,在炎熱時節應該盡量避免服用熱性的藥物或飲食物。所以在冬季不宜長期食用像海參這樣微寒的補品。   第三,海參屬於滋補力量較強的滋膩食品,食用過多容易傷脾生濕,所以營養過剩、肥胖、身體沉重、痰濕內盛的人,不宜食用。   第四,滋補品容易使外邪留滯不去,所以患有感冒、感染性疾病、風濕性關節病等屬於感受外邪、實邪的病人,也當禁服海參類滋補品。   前面 提到的那位朋友的身體雖然比較虛弱,但卻屬於形體微胖、脾虛濕盛的人,又患有胰腺炎、膽結石、冠心病,時常感覺到倦怠乏力、足涼怕冷等。對照上述的注意事 項,像朋友這樣的人就不適宜長期過量食用微寒的海參,尤其是在陰寒較盛的冬天。如果過用就會更加損傷脾陽,加重脾虛的症狀,可能出現腹瀉、嗜睡、肥胖等。   事實上,沒有一種美味佳餚可以囊括人體所必需的全部營養素,也沒有任何一種靈丹妙藥能夠包治人世間的所有病痛!大家一定要理智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和功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就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規飲食;人們所重視和追求的營養物質,就蘊含在我們經常食用的谷肉果菜之中。   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合理的常規飲食,完全能夠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滿足人體功能活動的需要。而維持人體健康的大前提,是要懂得如何調整日常飲食結構,使之更為合理。   真正的健康是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出來的,而不是僅靠吃什麼東西補出來的!

我的網路名片


簡單料理

隨意生活

隨意生活

民以食為天

食飲有節身體好--《黃帝內經》中的食養之道  作者:張焱 民以食為天   《黃帝內經》--兩千年中醫食養之源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是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黃帝內經》奠定了飲食養生的理論基礎,在「藥食同源」理論的指導下,提...